16 C
Hong Kong
星期二, 十二月 24, 2024
Home 生活 化危機為生機 五零至七零年...

化危機為生機 五零至七零年代的香港

今日香港社會方方面面的基礎,很大程度上是1950至1970年建設而來的,因而這三十年被認為是香港發展史上的關鍵時代。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召集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於2020年5月21日舉辦了題為「化危機為生機 — 五零至七零年代的香港」的講座,詳細介紹了香港社會從戰後初年社會百廢待興之時,經過一系列的房屋、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改革, 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邁向繁榮輝煌的歷程。以下是講座內容撮要。

1950年代 —「危」與「機」並存,百廢待興的社會步上正軌

二戰結束之初,香港人口大增,但生活條件及居住環境惡劣。由於許多家庭貧困,年幼子女需要工作幫補家計而不能接受教育,政府實施「七年小學教育發展計劃」,大量小學應運而生,文盲率有所下降。

1953年12月25日,香港九龙石硖尾发生特大火灾,焚毁房屋7000多间,受灾人口达6万多人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發生特大火災,焚毀房屋7000多間,受災人口達6萬多人。

當時許多居民居住在簡陋且易起火的木屋、寮屋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石硤尾1953年一場大火,致使6萬人無家可歸。政府遂決定興建公屋,並於次年建成石硤尾徙置區,以及後來條件更加完善的其他公屋,令居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屋村节日,1965年,香港政府建设的九龙黄大仙公屋
火災後政府決定興建公屋,令居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勢力當時在香港仍然並存,兩黨之衝突於1956年釀成「雙十暴動」,導致60人死亡。事件之後,國民黨在香港的勢力式微。

這個時期亦催生出機遇。自1949年新中國建國之後,以來自寧波和無錫(廣義「上海」)為主的許多企業家紛紛來到香港發展,包括董建華及唐英年的家庭,以及從南洋回港重建影視帝國的邵逸夫等等。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急速發展的時機成就了他們,這批成功人士亦為香港提供了資本和技術,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推動了香港社會的發展。

1960年代 — 人口增長伴隨教育、醫療、工業等迅速發展

中國內地於1960年代初爆發饑荒,大量難民逃來香港。香港本地的出生率亦激增,文盲及童工仍普遍,政府繼續推動小學及中學教育。工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香港人均總產值位居發展中國家地區前列。而幾次重大天災亦促使政府落實「東江供水計劃」,並加強鞏固山體等方面的基礎建設。

1963年,香港大坑东的天台学校
政府大力推動教育,致力於降低文盲率。圖為1963年大坑東的天台學校。

 

1963年,香港,小型工厂内景
1960年代,工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圖為1963年香港的小型工廠內景。

1961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一方面,在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幾乎與非本地出生的人口數量持平,而人口比例亦從男性佔大多數逐漸接近男女均衡;另一方面, 「新九龍」(界限街以北,九龍群山以南的區域)繼港島之後成為新的人口聚居地。這些都催化了香港人本土意識的誕生。

大量醫院在這個時期逐步建成,香港的醫療條件得到顯著提升。例如伊利沙伯醫院於1963年建成啟用,為當時全亞洲設施最先進,也是英聯邦中規模最大的醫院;新廣華醫院亦在1960年代初分期建成。

Queen_Elizabeth_Hospital,_Hong_Kong_1969_0
伊利沙伯醫院於1963年建成啟用,為當時全亞洲設施最先進,也是英聯邦中規模最大的醫院。(網上圖片)

然而經濟發展並未給工人階層提供與之匹配的生活水平,工人與資本家的階級對立逐漸累積。以天星小輪加價5仙為導火索,1966年爆發了一場騷亂。僅一年之後又發生「六七暴動」(「反英抗暴」),不僅反映出社會矛盾激化、西人與華人社會地位懸殊,亦是內地文化大革命和澳門「一二・三」事件對香港左派勢力影響下的結果。港英政府一方面推動一系列修例及改革令居民安居樂業,維持社會穩定;另一方面透過「香港是我家」的思想宣傳,加強港人對港英政府的認同和歸屬感。然而這次事件令香港的左派及其相關產業受到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其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1970年代 — 麥理浩上任推動變革,香港人建立身份認同

麥理浩港督於1971年上任,推出一系列基建措施,例如興建隧道、公路,開通火車、地鐵等,令城市脫胎換骨。政府亦制定新政策帶動社會變革,例如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極大改善了貪污腐敗的風氣,令社會更加公平。這個時期社會經濟長足發展,許多產業都領先於世界。因此1970至1980年代被認為是香港發展的關鍵時期。

2007年香港中环美利道廉政公署总部大楼_0
廉政公署於1974年成立,圖為位於中環美利道的廉政公署總部大樓,從1978年使用至2007年。

政府於1970年代設立新界拓展署,在新界開發新市鎮。「十年建屋計劃」於1972年推出,在10年間為96萬人提供居所,計劃推出後第15年,累積受惠市民達150萬人。「居者有其屋計劃」於1976年推出,協助市民自置物業。這些土地開發及房屋政策令居民的居住條件顯著提升。

配合人口增長現狀與新市鎮發展的規劃,政府1977年推出「九年免費強迫教育」, 令貧窮家庭亦有機會擺脫文盲,改變命運。戰後出生的一代港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他們普遍受過較好的教育,碰上香港正值快速發展的階段,通過社會流動,晉身中產階級,以「香港人」自居。

明天會更好 — 邁向輝煌的1980年代

儘管社會發展有起起落落的過程,但1950至1970年代的香港人抱持「明天會更好」的信念和樂觀的精神面貌,積極推動香港的建設和發展,亦逐漸由「旅港」的過客心態,建立起「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讓香港躋身「亞洲四小龍」,邁向更加輝煌的1980年代。

 

 

講者:丁新豹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

 

SHARE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