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撿到棄嬰!36歲窮光棍「扛水泥24年」養出博士女兒,生母「跪求認親」被1句話拒絕

重慶市忠縣石寶鎮涼水村是個偏遠閉塞的小山村,貧困、落后,一代又一代的學子艱難求學,鄧雪鳳是2010年全村極少數考上大學的人。

用農村的土話來說,「簡直就是祖墳冒了青煙了」。

鄧雪鳳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湖南師范大學,可這個金鳳凰僅僅是23年前被養父鄧和平撿來的一個棄嬰。

那是1990年的一個寒冷冬夜,剛剛出生的女嬰被遺棄在路邊的雜草叢中,她凍得通紅的小臉和因為寒風而破碎的嚶嚶哭泣,都無法挽回親生父母想要拋棄她的決心。

這樣的一個冬夜,寂靜,蕭瑟,曠野無人。如果沒有命運的眷顧,一個剛剛降臨世間的小天使,當晚就要回歸天堂了。

幸運的是,冥冥之中命運自有安排,有些人降臨世間本就是為了來了結某些宿命的。

鄧和平那天趕完集像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寒地凍,他一遍又一遍地往手上呼著熱氣,行色匆匆。

恰逢路邊的茅草屋,本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路過,卻結下了未來幾十年的父女之緣。

鄧和平心生不忍地把她抱了起來。

他心里還在念叨「這樣小的一個孩子,怕是要凍死了。」

他給她起名「雪鳳」,希望這個一出生就遭到父母拋棄的女兒,能像一只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而雪鳳,也活成了父親鄧和平期待的樣子,不負眾望。

2012年,此時的鄧雪鳳正在讀湖南師范大學,她的專業是臨床醫學,奮斗了多年的心愿成真。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這個機會多麼的難能可貴,也就更加懂得珍惜。

可繩子總撿細處斷,災禍總傷苦命人。生活并沒有因為曾經的苦難而放過她。

鄧和平病了,為了供養女兒苦苦支撐的身體徹底垮了。

接到醫院病危通知的時候,鄧雪鳳滿眼含淚,急匆匆地跑到醫院。

只見眼前的鄧和平面如紙色,氣若游絲。鄧雪鳳悲從中來,她愧疚,自己心心念念學醫就是為了治好自己的父親,可父親的身體健康每日愈下,而她絲毫不知。

她難過地問自己:「是不是如果我一直陪在父親身邊,父親的病就不會惡化到這個程度。」

從學校趕來的鄧雪鳳,已經從醫生口中得知,鄧和平的病是積勞成疾。本來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支氣管炎而已,卻硬生生被拖成了肺氣腫。

鄧雪鳳傷心、愧疚、自責,一時之間無以復加。她明白,父親的勞累是為了她,父親為了她新一年的學費,只能負重前行。

吃最便宜的飯,服最便宜的藥,即便有點不舒服,為了省錢也是苦苦支撐。為了這個讓自己驕傲的女兒,鄧和平用生命在支撐。

醫生說,如果鄧和平的病治不好,即便是一場感冒也能讓他撒手人寰。鄧雪鳳看著病床上的鄧和平,毅然決然地向學校遞出了退學申請。

讀書是她的夢想,學醫也是她的夢想,可是在現實面前,她更希望父親鄧和平好起來。

學校的老師被這張退學申請一下子打蒙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品學兼優的女學生會選擇退學。

老師仔細地去調查了鄧雪鳳的檔案,這個學生並非貧困生,日常生活也是一個陽光快樂的性格,想不明白怎麼會突然退學。

懷著這樣的疑惑有老師走訪了鄧雪鳳的家,他對自己眼前貧困且堅強的生活感到震驚。就是這樣貧瘠的土地上卻滋養出了一朵鮮艷的向日葵。

一個從小被遺棄的女孩子,卻從來沒有怨天尤人,在他的眼中鄧雪鳳善良、陽光、努力愛笑,看著鄧雪鳳遭遇的苦難他無法視而不見。

在老師的幫助下,鄧雪鳳開始了帶著父親的上學之路。她能繼續學業也能照顧父親,這是上天給這個一直承受磨難的女孩子的成全。

鄧和平和自己的殘障弟弟,開始成為了湖南師范大學的保安。

鄧雪鳳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打工兼職,靠著自己和父親叔叔的微薄收入,勉力支撐兩人的藥費和生活費。

日子在一天天地過,鄧雪鳳的課業壓力也在不斷加重,此刻的她獨木難撐。

老師們注意到了她的艱難,于是想方設法地打聽到了《中國夢想家》欄目,鄧雪鳳在老師朋友的幫助下走上了圓夢之路。

鄧和平從未隱瞞過鄧雪鳳親生父母的事情,而小小的鄧雪鳳從小就是貼心的孩子,她知道是鄧和平給了她新的生命,也發誓一定要好好照顧鄧和平。

她的學習一向都是拼盡全力,她要讓父親為自己驕傲。

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考試從來都是名列前茅,獲獎更是不計其數。

這樣的女兒,讓全村人都為鄧和平驕傲,再也沒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地說,「看自己都養不起還養了個女孩兒」。

生恩不如養恩大

然而到鄧雪鳳五年級的時候,親生父母的到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誰能想到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拋棄在冰天雪地里的父母,還會回來找孩子呢?

鄧雪鳳的親生父母一來就表明了來意,他們想要認回鄧雪鳳。

原來當初他們拋棄孩子是迫不得已,當初實在太窮了,養不起這個孩子,現在他們的境況已經改善了,想要看看孩子。

鄧和平表面上沒說什麼,但心里是不滿的。

為人父母,不管多麼艱難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在那樣寒冬臘月的天氣里拋棄。

他無法想象如果當時自己沒有聽到小雪鳳的哭泣,現在世上是否已經沒有了雪鳳的存在。

鄧和平不動聲色,只說:「到底怎麼樣,還是要看娃娃咋想」。

小雪鳳聽了鄧和平這話悲傷起來,以為是父親不要自己了,她抱住鄧和平哭道:「爸爸你別不要我,我只有你這麼一個爸爸。」

多年成長的心酸,鄧雪鳳小小年紀早已明晰事理,能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怎麼比得上生活困苦也要咬牙養大自己的養父。

鄧雪鳳的親生父母見狀也只能無奈放棄。這場差一點的別離,讓父女兩人更加懂得了珍惜。

然而別離本就是人生常態,我們能做得無非就是接受,然后釋懷。

鄧雪鳳的親生父母走了沒幾天,奶奶爺爺相繼病重。 長年累月的重疾不治拖垮了奶奶的身體,奶奶撒手人寰后沒幾天,本就疾病纏身的爺爺也郁郁而終。

鄧雪鳳這一刻意識到,親人總歸會離我們而去,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

爺爺在去世前拉著雪鳳的手說:「雪鳳啊,這輩子你不容易,你爸爸也不容易,以后你們可要好好地活,你要好好對你爸爸。」

而災禍卻還在繼續,小姑姑離家出走不知所終。這個六口之家,在短短的日子里分崩離析。只剩下鄧雪鳳和爸爸以及殘障叔叔相依為命。

從小學五年級這一年的噩夢過后,鄧雪鳳似乎一夜之間就從一個小女孩長大了。她更能體諒父親獨自一人撫養自己的不容易,利索能及的為父親分擔更多的工作。

父親在外工作,她就在學業之余撐起了整個家庭的家務,做飯、洗衣、打掃衛生,處理家中的農事。

就這樣父女二人相互支撐著,把日子過了下去。

鄧和平曾問過鄧雪鳳:「跟著你的親生爸爸媽媽能過得更好,你為什麼不回去過好日子呢?」

鄧雪鳳抱住鄧和平:「就算是好日子我也不稀罕,我只稀罕跟爸爸在一起的日子。」

就這樣父女倆一天天的生活,鄧雪鳳也爭氣,成了村子里唯一考上湖南師范大學的孩子。

雖說2012年的時候,一場厄運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但幸運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在《中國夢想家》的圓夢幫助中,他們總算是挺了過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