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C
Hong Kong
星期日, 十二月 22, 2024
Home 娛樂 從紅香爐到天后站——紅香爐...

從紅香爐到天后站——紅香爐天后宮的地名故事

從紅香爐到天后站——紅香爐天后宮的地名故事

今日的天后站對開,座落一座天后古廟,古稱「紅香爐天后宮」、「鹽船灣紅香爐廟」,舊亦有「銅鑼灣天后廟」、「燈籠洲天后古廟」、「大坑天后廟」之稱。雖然該廟在香港並非最古老、也不是最大的天后廟,卻因地鐵站以此命名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名」,並曾隨流行曲「下一站天后」而深入人心,但你可知道,天后其實不是一個正式地名?趁著今天是農曆三月廿三日、每年一度的天后誕,為大家介紹這個與天后信仰甚有淵源的地方本來的地名、歷史及背後的故事。

天后,又稱媽祖,原名林默(960-987),宋時福建莆田湄州嶼人。天后為華南漁民及沿海居民的信仰,起源於福建,後擴及閩、廣、浙、台等沿海地區,以及越南、朝鮮等國。林默「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以少有神異而名。北宋元祐元年(1086),時人認為向漁民報夢,以為顯靈,稱為「湄洲神女」,「歲水旱則禱之,癘疫祟降則禱之,海寇盤亙則禱之,其應如響。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卜而濟,雖怒濤洶涌,舟亦無恙」。北宋宣和四年(1122),給事中路允迪使高麗,船隊遇險,轉危為安,以為林默顯靈,啟奏朝廷,獲朝廷詔以「順濟」廟額,從此成為朝廷認可的信仰。南宋理宗(1224-1264) 時,祝穆的《方輿勝覽》已有「聖妃廟,在海島上,舟人皆敬事之」的記載。此後歷代朝廷累封神號,如南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天妃」,至清康熙滅亡明鄭後,以其保佑清水師「渡海平台」,賜為「天后」,至今封號已計有數十字之多。

古代香港與天后信仰相當有淵源。今日西貢大廟灣佛堂門天后廟,與《方輿勝覽》的記載約為同期,由祖籍福建莆田的莆崗林道義所建,是香港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天后廟,又稱「大廟」。嘉慶《新安縣志》記載:「北廟創於宋,有石刻碑文數行,字如碗大,歲久漫滅,內咸淳二年(1266)四字尚可識。」可知大廟在1266年或以前已建成。今日廟後仍存刻於南宋咸淳十年六月十五日(1274)的「大廟灣刻石」,記載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今東龍洲和大廟灣)遊覽,以及南北佛堂兩所天后廟的歷史,更是香港現存最早有紀年的刻石。

紅香爐天后宮雖不如大廟歷史悠久,卻是香港島少數歷史可上溯清代中葉的廟宇之一。至今廟內仍存清乾隆十二年冬(1747)所鑄的銅鐘一口,推測該廟至此年已建成。相傳紅香爐天后宮由居於九龍蒲崗的客籍人士戴士蕃所建,其時戴氏經常渡海至對岸的銅鑼灣割草,一次在岸邊草叢拾得飄來紅色香爐一尊(或說天后神像一尊),以為神靈,設祀供奉,香火漸顯,戴氏就連同大坑村民合力立廟。另一說則指「紅香爐」得自天后宮前的燈籠洲(今奇力島),以該島形似廟前香爐而名。

天后宮內清同治七年(1868)〈天后古廟重修碑記〉碑記有「茲紅香爐天后宮,創建有年,自道光甲辰(1844)重修以來,雖免傾頹之誚,仍屬狹隘之形」之語,對照廟門額石刻有「同治歲次戊辰(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字樣,可知天后宮曾在1844年重修,惟規模不大,而今日所見的廟宇規模,則大抵承傳自1868年的重修。

圖為清雍正八年(1730)陳倫炯《海國聞見錄》附載〈沿海全圖〉,當時已載「紅香爐山」一名。(圖片來源:早稻田大學古籍綜合數據庫)
清雍正八年(1730)陳倫炯《海國聞見錄》附載〈沿海全圖〉,當時已載「紅香爐山」一名。(圖片來源:早稻田大學古籍綜合數據庫)

古地圖中,清雍正八年(1730)陳倫炯的私人著述《海國聞見錄》已記載「紅香爐山」一名。而在史志典籍中,「紅香爐」一名,則要到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方首次出現,其所附〈新安縣海防圖〉,繪有紅香爐夾對九龍汛的重要形勢。

圖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新安縣海防圖〉所記載的「紅香爐」一名,與「九龍汛」相對。(圖片來源:嶺南美術出版社)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新安縣海防圖〉所記載的「紅香爐」一名,與「九龍汛」相對。(圖片來源:嶺南美術出版社)

同時期、清道光二年(1822)《廣東通志》亦記載:

「紅香爐水汛:在本營西,水程二百九十里,下至大鵬山砲台,水程一百一十里,千總一員,外委一員,該汛兵丁撥配米糧巡洋。」

從志書的記載可見,「紅香爐」在清嘉慶、道光年間一度作為汛地,成為香港島的代表性地名。

坊間傳說「紅香爐」是「香港」一名的來源。不過,嘉慶《新安縣志》卷二〈輿地略〉則同時記載「紅香爐山」及「香港村」(應為今黃竹坑舊圍),明顯為兩處不同的地方。對照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已記載「香港」一名,位置約在今香港仔與鴨脷洲一帶,可知「紅香爐」實非「香港」一名的來源。至於「紅香爐」是否曾為香港全島的總稱,則仍屬存疑。

儘管至今未發現明確文獻記載紅香爐天后宮與紅香爐汛的出現孰先孰後,惟據前人考證,兩者確有頗深淵源。天后宮後山丘,今日被稱作「紅香爐山」或「紅香爐峰」,掌故家葉靈鳳曾在〈新安縣志裏的香港〉一文 指出:

「紅香爐是山名,指今日銅鑼灣天后廟一帶的群山。相傳曾有一座紅石香爐自海上漂流到那裏的岸邊,漁民以為天后顯聖,就建廟以祀,並稱廟的後山為紅香爐峰。」

紅香爐峰山頂視野開闊,從山上望洋,一覽無遺,可以監視整個維多利亞港水域,是設駐汛地的理想條件。歷史學家羅香林教授在《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一書指出:「高士威道至新闢之維多利亞公園折東可至天后廟道,其廟後高山,為清初所稱之紅香爐山,舊有汛兵駐守。」然而在汛地之外,清代中葉的紅香爐作為定居點,則應未有太大發展,如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所列村莊即未有「紅香爐」之名。結合閩浙總督顏伯燾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奏摺中指出香港「為商船內駛必由之路,其島曰紅香爐,上有營汛居民,並非偏僻小港可比」,可知紅香爐主要係以營汛、海路、軍事形勢上的重要性而為時人所知。另一證是英國佔領香港島後,1841年5月1日的《中國叢報》刊登香港島人口普查中,所載紅香爐之名,指為柴灣與「掃竿浦」(掃桿埔)之間一條約50人的小村,可見在英國佔領香港島以前,當地仍非重要的居民點。

1841年的香港島人口統計,紅香爐有居民50人。(圖片來源:香港大學圖書館網站)
1841年的香港島人口統計,紅香爐有居民50人。(圖片來源:香港大學圖書館網站)

然而就是這個「不重要的居民點」,成為英佔早期華人社會中的重要廟宇之一。曾研究紅香爐與紅香爐天后廟歷史的丁新豹教授指出,十九世紀中後期,紅香爐天后廟雖在維多利亞城範圍之外,人口不多,卻是「用集同儕,共興盛舉……叨蒙闔港水陸商民人等,揮金相助」。據黎志添教授《香港廟宇碑刻志——歷史與圖錄》整理,1868年紅香爐天后廟重修時,捐資信眾、商人、商號名達1418個、捐款數額達4483.5圓,包含眾多南北行莊商,盛況空前,可見紅香爐天后廟在英佔香港早年的華人社會地位顯赫。丁新豹教授指出,廟宇的宗教活動是當時華人社會中唯一能打破血緣、地緣藩籬的組織,並在香港華人社會發展中長期發揮重要作用。

1985年啟用的港鐵天后站,即以此廟所在的天后廟道命名。隨著地鐵深入香港市民的日常,「天后」逐漸在人們的印象中從銅鑼灣分離,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非正式地名。與此相反,在銅鑼灣、天后等名隨着地鐵而擴展的同時,「紅香爐」之名卻逐漸漸湮沒,不為人知。

走進紅香爐古廟,清風微雨,遙想過去百年變幻,稍托古之幽情,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紅香爐,竟裝載著銅鑼灣、天后一帶的歷史與發展。從紅香爐到天后站,從傳說走進現實,地名是一地歷史、風貌演變的證明,舊的地名雖然會消失,但總會留下些許痕跡,等待一個又一個對之感興趣的人去細細發掘和探索。

《天后古廟百年》
鹽船灣岸幾帆過 白浪波高又復還
朗日清風微雨細 紅爐古廟百年山

SHARE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