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C
Hong Kong
星期一, 十二月 23, 2024
Home Uncategorized 哄動一時的長鬚鯨

哄動一時的長鬚鯨

哄動一時的長鬚鯨

7月13日,西貢海域出現鯨蹤,疑似布氏鯨,成為一時熱話,吸引市民出海觀鯨。鯨魚其實不是「魚」,而屬哺乳類鯨偶蹄目,這個大家族中還有港人熟悉的中華白海豚。

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大都會,與人類親綠關係最接近者當屬哺乳類,也是港人最熟悉的動物群體 (當然包括人見人愛的毛孩),因此每逢大型哺乳類動物出沒,都會引發不少社會哄動,例如1915年華南虎咬死人 (華南虎最後出沒報告為1947年)、1957年沙角頭獵豹 (亦是豹的最後一次出沒)。至於海洋哺乳類的出沒,最為哄動者當屬1955年的長鬚鯨維港擱淺事件。

當年《大公報》詳盡圖文報導 (1955年4月13日) 
當年《大公報》詳盡圖文報導 (1955年4月13日) 。

1955年4月12日,一條長約27呎、不足兩個月大的雄性長鬚鯨幼體在上環明生碼頭被發現擱淺,懷疑是與母鯨失散後,誤闖近岸水域。幼鯨曾追逐船隻,考慮海上安全問題,警察與漁民合力捕殺,並送往香港仔由香港漁業研究組進行化驗,為香港至今最罕見的鯨魚出沒記錄 (後被稱為「香港鯨」Hong Kong’s whale),當時甚至有船主把握商機,高呼「一元一位,出海參觀」。1990年,位於鶴咀的港大太古海洋實驗室 成立 (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該鯨遺體被製作為鯨骨標本,自1991年起公開展示,成為行山打卡的必到之處。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在香港仔檢驗維港擱淺的幼年長鬚鯨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在香港仔檢驗維港擱淺的幼年長鬚鯨。(圖片來源: 香港大學理學院

香港水域的鯨偶蹄目有四科,即鬚鯨科、海豚科、小抹香鯨科、鼠海豚科,共有約20種海豚和鯨魚,但長年在港海出沒的只有中華白海豚和江豚,其他都是偶爾來訪。二戰後至今主要鯨魚本地出沒記錄,還包括1963年西貢白沙灣的小抹香鯨、1978年荔枝窩的鰛鯨和1986年大潭灣的小抹香鯨等。香港志自然部類將於本年第四季面世,其中《自然資源與生態》將介紹更多環境歷史、物種故事。

SHARE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