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C
Hong Kong
星期日, 十二月 22, 2024
Home Uncategorized 香港原生物種陷瀕危 郭秀雲...

香港原生物種陷瀕危 郭秀雲籲向下一代宣揚保育訊息

香港原生物種陷瀕危 郭秀雲籲向下一代宣揚保育訊息

香港雖有「石屎森林」之稱,但由於位於熱帶及溫帶之間,蘊藏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自小熱愛大自然及動物的前藝人郭秀雲(Sharon),先後創辦了「海峰環保教育」及「香港鸚鵡救援」組織,是香港著名的海洋及動物保育人士,這次她獲得信德集團西寶城邀請,在一個本地野外生態學堂借出鸚鵡,供市民近距離接觸,希望向大眾推廣保育自然的重要性。

自小熱愛大自然及動物的前藝人郭秀雲獲得信德集團西寶城邀請,在一個本地野外生態學堂借出鸚鵡,供市民近距離接觸。
自小熱愛大自然及動物的前藝人郭秀雲獲得信德集團西寶城邀請,在一個本地野外生態學堂借出鸚鵡,供市民近距離接觸。

「很高興看到市民關注本地自然生態,香港地方雖小,但有百分之七十是郊野土地,為不少野生動物帶來棲身之所。」郭秀雲小時候住在海洋公園附近的壽山村道,加上受父親在海洋公園工作的影響,自小與動物一起成長,培養她對大自然及動物的興趣。

近月西寶城將野外生態帶到室內,在UG中庭及2樓Kiosk A位置,引入50款常見野生動植物,包括8款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借出的動物標本。市民即日起至9月3日,於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到訪,更有機會與5種野生動物接觸,包括豹紋守宮、毛蛛、鬆獅、大紅尾蚺及由郭秀雲借出的鸚鵡。場內採用環保物料搭建出野外景色,逾七成物料可循環再用,貫徹保護自然環境生態的訊息,部分展覽用品更會捐贈予「海峰環保教育」及「香港鸚鵡救援」作教育用途,推動可持續發展。

野外生態學堂還有一些仿真野生動物模型。
野外生態學堂還有一些仿真野生動物模型。
野外生態學堂還有一些仿真野生動物模型。
野外生態學堂還有一些仿真野生動物模型。
到訪野外生態學堂人士有機會與不同野生動物接觸,包括守宮。(西寶城提供圖片)
到訪野外生態學堂人士有機會與不同野生動物接觸,包括守宮。(西寶城提供圖片)

郭秀雲坦言,在這次活動中,她最欣賞的部分是蝴蝶標本,「香港人有時不懂得珍惜昆蟲,其實本地的昆蟲非常漂亮,全世界很多專家特意飛來香港如山頂、飛鵝山等作實地考察,我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成員,不時會跟這些專家交流」。現時香港的蝴蝶名錄有245個品種,本港亦至少有6個品種的植物由蝴蝶授粉,除了觀賞性,蝴蝶對大自然和人類而言均有重要價值,她認為大眾今次能在商場看到這些蝴蝶標本,實屬難得機會。

漁農自然護理署向主辦單位借出多款蝴蝶標本展出。
漁農自然護理署向主辦單位借出多款蝴蝶標本展出。

認識野生動物,原來有時可救人一命。郭秀雲指,行夜山的時候,經常見到昆蟲、蝴蝶和蛇出沒,「香港有九種毒蛇,如果及早對牠們有基本認識,萬一不幸被咬中,可立即向醫生指出是哪一種毒蛇,有助及時找到相應的血清解毒」。

郭秀雲指,香港有九種毒蛇,如果及早對牠們有基本認識,萬一不幸被咬中,可立即向醫生指出是哪一種毒蛇,有助及時找到相應的血清素解毒。(圖片來源:Hong Kong Snake ID網頁)
郭秀雲指,香港有九種毒蛇,如果及早對牠們有基本認識,萬一不幸被咬中,可立即向醫生指出是哪一種毒蛇,有助及時找到相應的血清素解毒。(圖片來源:Hong Kong Snake ID網頁

此外,香港也有一些野生動物屬於瀕危品種,值得大眾認識。郭秀雲指,現時全球八種穿山甲都被列為一級保護對象,香港時有中華穿山甲出沒,認為呼籲大眾不能買賣牠們是極度重要的教育。

現時全球八種穿山甲都被列為一級保護對象,包括不時在香港出沒的中華穿山甲。(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現時全球八種穿山甲都被列為一級保護對象,包括不時在香港出沒的中華穿山甲。(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郭秀雲飼養鸚鵡多年,對牠們寵愛有加,其中一隻是在訪問中現身的小葵花鳳頭鸚鵡Winnie,牠們的原居地在印尼,但由於原生樹林被開墾得滿目瘡痍,摧毀了牠們的生存空間,於2012年已被列入為「極度瀕危」物種。小葵花鳳頭鸚鵡在香港出現,是由於在殖民地政府年代,上流社會已有飼養鸚鵡的風氣,後來因被放生,流落在樹林並定居下來。雖然在2005年,小葵花鳳頭鸚鵡已被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內,即禁止任何相關貿易,但今時今日的販賣活動依然活躍。郭秀雲透露,自己早於30年前已參與瀕危動物保護工作,但在香港幾乎每日都接報有鸚鵡走失或被棄養的消息,「如果我們不去關注,很多物種在短時間內便會消失。」

郭秀雲飼養鸚鵡多年,對牠們寵愛有加,左為小葵花鳳頭鸚鵡Winnie,右為金剛鸚鵡麥飛。
郭秀雲飼養鸚鵡多年,對牠們寵愛有加,左為小葵花鳳頭鸚鵡Winnie,右為金剛鸚鵡麥飛。

《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中記載,至2016年,香港錄有超過540種鳥類、57種陸棲哺乳動物、24種兩棲動物、86種爬行動物、236種蝴蝶和124種蜻蜓。其中有多種特有的陸上生物品種,例如盧氏小樹蛙、香港雙足蜥、賽芳閩春蜓和香港纖春蜓等。郭秀雲表示,有部分的獴及龜的品種屬本地原生物種,「例如食蟹獴、金錢龜、大頭龜都是原生物種,同樣屬於瀕危;很多人不認識大頭龜,牠四肢發達,能在岩石和樹上攀爬,嘴部又尖又硬,是雜食性動物」,更有趣的是,原來這個原生物種,是少數不會「縮頭」的龜隻!近年香港的大頭龜深受各國龜類專家的關注,因為香港是牠們全球少數分布之地,有部分目前在嘉道理農場自然保護區內生活。郭秀雲補充指,黑臉琵鷺雖然不是本地原生物種,但每次遷徙時都會經過香港,牠們群起飛翔的壯麗畫面,也成為香港標誌的風景之一。

食蟹獴是體型較大的獴類,連頭部體長約36至60厘米,屬日行性動物,在香港並不常見,分布範圍限於北區。(圖片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食蟹獴是體型較大的獴類,連頭部體長約36至60厘米,屬日行性動物,在香港並不常見,分布範圍限於北區。(圖片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大頭龜四肢發達,能在岩石及樹上攀爬獵食,牠也是少數不能「縮頭」的龜類。(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Facebook專頁)
大頭龜四肢發達,能在岩石及樹上攀爬獵食,牠也是少數不能「縮頭」的龜類。(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Facebook專頁

郭秀雲身體力行保育大自然,早年她已參與打擊象牙貿易及提倡不要食用魚翅,又修讀了不少野生救援及基本獸醫課程,她希望各界盡力向年輕一代推廣保育訊息,「即使父母未必喜愛動物和大自然,也應該讓子女有基本的認識」。現時有不少動植物已陷瀕危警界線,令人憂慮牠們會走上絕種之路,她呼籲大眾保育刻不容緩,「我希望大家的子孫仍有機會見到這些可貴的動植物」。

郭秀雲身體力行保育自然生態,致力提醒大眾不要食用魚翅。(圖片來源:海峰環保教育Facebook專頁)
郭秀雲身體力行保育自然生態,致力提醒大眾不要食用魚翅。(圖片來源:海峰環保教育Facebook專頁

 

 

SHARE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