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C
Hong Kong
星期日, 十二月 22, 2024
Home 健康 掌故專家鄭寶鴻導賞百年「叮...

掌故專家鄭寶鴻導賞百年「叮叮」 談消失的拖卡、撬路員及頭等車

掌故專家鄭寶鴻導賞百年「叮叮」談消失的拖卡、撬路員及頭等車

「叮叮……叮叮……」電車行駛時發出「叮叮」聲,提醒行人不要靠近,港島區獨有的「叮叮」聲每天此起彼落,陪伴香港人走過百年歲月。香港電車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紀,其間經歷過車廂設計及系統改革、票價加減等,也見證香港城市發展。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自小在港島區長大,經常以「叮叮」代步,對電車的歷史及發展也瞭如指掌,並著有《香江道貌:香港的早期電車路風光》一書。電車撬路員負責什麼工作?拖卡是什麼?石塘咀站下車的多數是什麼人?這位香港歷史「活字典」將為讀者一一解答。

「叮叮」是港島區馬路獨有的聲音。
「叮叮」是港島區馬路獨有的聲音。
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自小在港島區長大,經常以「叮叮」代步,對電車的歷史及發展瞭如指掌。
香港掌故專家鄭寶鴻自小在港島區長大,經常以「叮叮」代步,對電車的歷史及發展瞭如指掌。
電車行駛時發出的「叮叮」聲,是透過車廂內的腳踏操控。
電車行駛時發出的「叮叮」聲,是透過車廂內的腳踏操控。

鄭寶鴻透露,早於1881年,已有外商提議在平路上興建電車,「可惜最後沒有建成,反而興建了登山的電車,就是山頂纜車。」到了1901年,英國通過於香港島興辦以電力推動的電車系統,並於1910年正式命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名稱沿用至今;1904年,首批在英國製造的26輛單層式電車運抵香港工場裝嵌,並於同年7月30日舉行啟用儀式,當天早上,時任公務局局長夫人鍾斯太太駕駛着首輛電車,由電車車廠出發,駛至軍器廠街,她的兒子則沿途不斷敲鐘,車上為嘉賓舉行了雞尾酒會,在一片歡樂氣氛中,首批電車正式投入服務。

不過,在營運初期,行人對電車及路軌非常陌生,不理解電車只能依軌行走,常因為好奇而聚集在車站,更會無故走上車,對乘客造成滋擾。鄭寶鴻笑言,由於電車當時是陸路唯一非人手操作的交通工具,大眾一度以為它是「怪物」,亦有苦力故意利用鋼軌推貨借力,阻礙電車行駛。直至1911年,政府立例禁止非法擅用電車路,這些事件才逐漸減少。到了1941年底,香港進入日佔時期,由於供電不穩定,令電車經常停駛。鄭寶鴻形容,當時「維持服務的只有十部八部」,甚至僅一至兩輛電車仍可行駛,至和平後一段時期,才完全恢復正常。

約1905年位於七姊妹區的筲箕灣道(現時的英皇道),中間為單線的電車軌,由於班次稀疏,居民常在車軌上行走。(鄭寶鴻提供圖片)
約1905年位於七姊妹區的筲箕灣道(現時的英皇道),中間為單線的電車軌,由於班次稀疏,居民常在車軌上行走。(鄭寶鴻提供圖片)

起初的電車有等級制,26輛電車中,有10輛為頭等電車,其餘16輛為三等電車,電車原擬劃分為三等。後來只設頭等和三等,當時頭等車資1毫,可載客32人;三等則收費5仙,可容納48人;後來也發展出一個車廂內有兩種等級。鄭寶鴻憶述,「全部頭等的,被稱為『西人車』;只有華人乘坐的,叫『三等車』或『工人車』;還有些前面三行是頭等,後面六行是三等,那種叫『混合車』。」直至1972年,電車公司才取消車廂的等級制度。

電車經歷逾百年變遷,車款不斷推陳出新,由第一代發展至今的第七代。鄭寶鴻形容,首代電車只有單層,1912年電車公司才引入雙層車卡,「後來頂層加設帆布帳篷,到了1920年代,開始有密封的電車」。經歷日佔時期後,電車公司重新設計及改良車身,這款第五代電車又被稱為「戰後型電車」。踏入1980年代,電車公司再把部分電車翻新,有多項設計改動,例如上下推拉的玻璃窗不設木框、上層木造藤椅改為紅色玻璃纖維座椅等;至2011年,以交流電摩打取代直流電摩打的第七代環保電車投入服務。《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記載,2016年1月24日,香港電車首輛觀光電車投入服務,同年6月6日,本港首架冷氣電車88號投入試驗服務。截至現時,全港只有一架冷氣載客電車。

鄭寶鴻形容,首代電車只有單層,1912年電車公司才引入雙層車卡。
鄭寶鴻形容,首代電車只有單層,1912年電車公司才引入雙層車卡。
電車公司推陳出新,近年更推出派對電車供租用舉辦活動。(圖片來源:香港電車Facebook)
電車公司推陳出新,近年更推出派對電車供租用舉辦活動。(圖片來源:香港電車Facebook

作為長期乘客的鄭寶鴻,坦言歷年來電車的票價調整不大,算是價錢相宜的公共交通工具,「早年的頭等車費是1毫,三等票價則3仙,但普羅市民只有約5元月薪,所以一程電車車費幾乎是全日的工資」。他形容票價會隨着巴士收費調整,「因為需要與巴士公司競爭,和平後的頭等票價2毫,三等1毫,這個票價一直維持到1972年左右。」後來電車不再使用車票,改為投幣制,「我記得巴士是在1969年開始轉投幣制,電車在一至兩年後亦隨之改變,到了1976年後,巴士和電車都再沒有售賣車票了。」改行投幣制後,連帶車票收集員的工作崗位也消失,「車票收集員要為車票打洞,確保它不能被重覆使用,但到了1976年後,這個情景已不復見。」

電車曾經使用售票制。(鄭寶鴻提供圖片)
電車曾經使用售票制。(鄭寶鴻提供圖片)

在1960年代,為了應付香港人口急增對交通的需求,電車公司一度引入了十數輛單層拖卡,在繁忙時間使用。這些拖卡附設在雙層電車車尾,鄭寶鴻也曾試過乘坐,「當時是頭等收費的,但很嘈吵,而且當電車在十字路口轉彎時,『尾巴』太長,導致阻塞交通,在1980年代便取消了,行車也暢順了不少。」

約1970年近租庇利街的德輔道中。在第一茶樓門前有一輪附設拖卡的電車。(鄭寶鴻提供圖片)
約1970年近租庇利街的德輔道中。在第一茶樓門前有一輪附設拖卡的電車。(鄭寶鴻提供圖片)

電車現時使用電子感應裝置控制轉軌,但原來早於1992年前,電車選擇行車方向及轉軌依賴人手控制,曾派駐專門負責操控轉轍器和架空電纜的「撬路員」。鄭寶鴻舉例指,從前在軒尼詩道轉入波斯富街的路口,有電車員工會坐在電燈柱旁的木箱上,適時調整路軌,讓電車可以轉入跑馬地方向。撬路員的工作殊不簡單,由於電車班次頻密,他們需要聚精會神在馬路邊留意行駛狀況,以防出錯。後來電車公司改用電子轉軌系統,也再不需要撬路員操作軌道方向了。

有退休電車「撬路員」曾受訪,憶述當年的工作點滴。(圖片來源:《新報人》)
有退休電車「撬路員」曾受訪,憶述當年的工作點滴。(圖片來源:《新報人》)

鄭寶鴻憶述,雖然電車的行駛路線改動不大,但昔日的電車路幾乎等同海岸線,後來因為大幅度填海,加上兩旁不斷興建新的建築物,令現時乘搭電車時,不容易見到海。「1880年,石塘咀仍是一個花崗岩石礦場,採礦後剩下凹陷的洞,而且石塘咀的地形像一個突出的嘴,所以被命名為『石塘咀』。」1903年,政府強制將近上環一帶的妓院搬到石塘咀,形成了「塘西風月」,「很多公子哥兒,晚上會搭電車來到石塘咀站下車,就是到這些紙醉金迷的場所夜夜笙歌了。」

昔日的電車路幾乎等同海岸線;圖為約1920年七姊妹區附近的泳灘,旁邊的筲箕灣道(現時為英皇道)可見許多電車使用的電線桿。(鄭寶鴻提供圖片)
昔日的電車路幾乎等同海岸線;圖為約1920年七姊妹區附近的泳灘,旁邊的筲箕灣道(現時為英皇道)可見許多電車使用的電線桿。(鄭寶鴻提供圖片)
1919年位於山道與德輔道西交界的屈地街電車總站,左邊可見兩輛木篷頂的雙層電車。圖中從左至右的建築物為陶園酒家、香江酒樓及兩間名為歡得和賽花的頂級妓寨,屬於「塘西風月」地帶。(鄭寶鴻提供圖片)
1919年位於山道與德輔道西交界的屈地街電車總站,左邊可見兩輛木篷頂的雙層電車。圖中從左至右的建築物為陶園酒家、香江酒樓及兩間名為歡得和賽花的頂級妓寨,屬於「塘西風月」地帶。(鄭寶鴻提供圖片)

 

 

 

SHARE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